首页
朝鲜贵宾游客介绍
产品展示
新闻动态
栏目分类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朝鲜贵宾游客 > 新闻动态 > 他是刘少奇小儿子,58岁被授上将74岁仍坚守岗位,晚年享什么待遇

他是刘少奇小儿子,58岁被授上将74岁仍坚守岗位,晚年享什么待遇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2:49    点击次数:80

嘿,各位,今儿跟大伙聊聊一位挺有意思的人物——刘源。

估计不少人一听这名儿,立马就联想到他爹,开国元勋刘少奇。

没错,出身是相当显赫,但这哥们儿的人生路,还真不是你想象中那种“躺赢”模式。

58岁扛上将星,74岁依然在岗位上“搬砖”,这劲头,一般人还真比不了。

可不是嘛,人家这红色基因,可不是摆设。

刘源出生那会儿,1951年,正是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时候。

按说,作为家里最小的娃,又是这么个家庭背景,怎么着也得是“掌上明珠”吧?

可刘少奇偏偏反着来,对这儿子,那叫一个严格。

记得刘源小时候,上学回来把脏衣服往床上一扔,保姆正准备洗呢,老爷子一眼瞧见了,立马把衣服拿过来,跟刘源说:“自己的事自己干,别当甩手掌柜。” 这事儿听着不大,但体现了老爷子对孩子的教育理念: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别搞特殊化。

15岁那年,刘源个头儿拔得挺快,站得笔直,被选进了国旗护卫队。

想想看,在天安门广场上,接受毛主席和全国人民的检阅,这经历,绝对够吹一辈子的。

但这仅仅是个开始。

没过多久,“上山下乡”的号召来了,刘源二话不说,背起行囊就去了山西山阴县的白坊村。

八年啊,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住的是土坯房,吃的是粗茶淡饭,干的是重体力活,这日子,搁现在的小年轻身上,估计三天都坚持不下来。

可刘源硬是挺过来了。

虽说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回了北京,但这段经历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,让他真正体会到了基层人民生活的酸甜苦辣。

恢复高考后,刘源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。

毕业了,他没留在北京,而是跑到河南,当起了基层干部,算是子承父业,也延续了父亲的革命精神。

从公社到县里,再到市里,一步一个脚印,踏踏实实地干。

在郑州当副市长那会儿,碰上了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难题,30万户居民叫苦不迭。

刘源可不是个“踢皮球”的主儿,他四处奔走,协调各方,愣是把这难题给解决了。

这可不是光靠嘴皮子就能办成的事儿,得有真本事,还得有为人民服务的真心。

后来,刘源又去了武警、总后勤部、军事科学院,无论在哪儿,他都干得有声有色。

2009年,58岁的他被授予上将军衔,也算是实至名归。

再后来,他成了总后勤部的“一把手”,继续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。

都74岁了,还不退休,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

有人说,他是“根正苗红”的“官二代”,可他的人生,却远比这个标签丰富得多。

他身上有老一辈革命家的坚韧,也有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担当。

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,红色基因,不是说说而已,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传承下去。

时代在变,但有些精神,永远不会过时。